DCDC芯片PFM模式的工作机制以及PFM与PWM之间的负载切换阈值

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棱晶半导体DCDC芯片的工作模式

棱晶半导体的大部分 DCDC 产品之所以在轻载时依旧高效,关键在于其内置的 PFM 模式。该模式通过“跳过”部分开关周期来降低损耗,轻载效率可比传统 PWM 提升 30% 以上。其机理是:保持脉冲宽度不变,仅调节开关频率以稳定输出电压。相比 PWM,PFM 在轻载下效率更高、响应更快;代价则是纹波略大,EMC 设计难度也随之增加。

PFMPWM的区别

控制方式

开关频率

轻载效率

纹波电压

EMC设计

PWM(重载)

固定

较简单

PFM(轻载)

变化

较难

为何要在轻载下采用PFM模式?

是因为同一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电流需求跨度极大——从数百毫安骤降到区区几毫安不足为奇。传统 PWM 的固定开关频率在电流极小时会让“开关损耗 / 输出功率”这一比值急剧恶化。PFM 通过“按需开关”,把原本每周期必做的能量搬运改为“够电压就停、欠电压再补”,大幅削减了驱动与开关节点的无谓损耗。
以棱晶半导体 LGS5145 为例:
• 10 mA–100 mA 区间,效率稳定在 80 % 以上;
• 10 mA 以下仍能保持 50 % 以上。
这一成绩正是轻载切入 PFM 的直接收益。

PFM模式和PWM模式之间的负载切换阈值

理解退出 PFM 的机制,是定位“轻载/重载”切换点的关键。
PFM 阶段,内部误差放大器“休眠”,输出由比较器粗调:当 VOUT 达到设定值的 1.01 倍即关断 MOSFET;负载突然加重时,能量补充不足,VOUT 下跌,误差放大器被唤醒,立即抬高峰值电流,系统无缝切回 PWM。
以LGS5145为例,利用负载调节(load-regulation)曲线,就能精确读出这一切换电流:
• VIN = 36 V,VOUT = 3.3 V
当 IOUT ≈ 420 mA 时,VOUT 跌落 1 % → 切换点 420 mA。
• VIN = 12 V,VOUT = 5 V(L = 10 µH)
IOUT ≈ 240 mA 时 VOUT 跌落 1 % → 切换点 240 mA;
若把电感减小,阈值可进一步降至约 150 mA。
结论:PFM→PWM 的负载阈值并非定值,而是由 VIN、VOUT、电感量以及 PFM 自身的效率共同决定;通过实测或规格书中的负载调节曲线即可快速锁定该点,为系统功耗优化提供量化依据。

LGS5145是一款集成了高压上管功率MOSFET的高频降压开关调节器。采用电流控制模式,为快速环路响应提供高达1A(输出5V,至少提供1A以上的输出)的高效输出。4.2V~55V的宽输入电压范围适用于各种消费及工业的降压应用,同时4uA的关断模式静态电流也使其适用于电池供电应用。


欢迎广大客户访问我司官网或咨询电话18117554198(微信同号),申请免费样品以及评估板,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最佳解决方案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